倭文神社 (汤梨滨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倭文神社 (湯梨濱町)map

35.490372°N 133.902967°E / 35.490372; 133.902967

Quick Facts 倭文神社, 基本信息 ...
倭文神社
倭文神社しとりじんじゃShitori-Jinja
しずりじんじゃShizuri-Jinja
Thumb
基本信息
位置日本鸟取县东伯郡汤梨滨町大字宫内日语舎人村 (鳥取県)754
宗教神道
主祭神建叶槌命
例祭5月1日
社格
本殿构造流造
地图
Thumb
Close

倭文神社(日语:倭文神社しとりじんじゃ Shitori-Jinjaしずりじんじゃ Shizuri-Jinja */?)是日本鸟取县东伯郡汤梨滨町大字宫内日语舎人村 (鳥取県)神社[1]社格式内小社伯耆国一宫国币小社别表神社[2][3]别当寺日语別当寺可能是安乐寺,神宫寺则推测是乘莲寺[注 1][4]主祭神日语祭神建叶槌命[6]氏子数目方面,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日语府県郷社明治神社誌料》、《日本社寺大观》和《鸟取县神社志》记载是521户[7][8][9]神社本厅出版的《神社名鉴》称是470户[2],《式内社调查报告》则指是511户,氏子区域是宫内、藤津、福永、长江、宇野和宇合[10]文化财方面,神社境内日语境内的伯耆一宫经冢是日本国史迹,其出土文物则是日本国宝[6]

位置与名称

Thumb
倭文神社一带的俯瞰图

神社位于伯耆国东部,东乡池日语東郷池以北,御冠山西面的丘陵,以南500米是宫内集落,西北约两公里处是马山古坟群日语橋津古墳群,西南约3公里则是松崎站[10][2]。行政区划方面,神社原属伯耆国河村郡舍人乡[4],后为舍人村日语舎人村 (鳥取県)、东伯郡舍人村和东乡町日语東郷町 (鳥取県),大字是宫内,是宫坂,地号是1[8][10]

神社名称源于当地在古时的主要产业为一种叫倭文的纺织品,根据《延喜式中院家日语武田祐吉本,发音是Shitori(シトリ),九条家本是Shitsuno(シツノ),吉田家本同时列出两者,《神名帐考证日语神名帳考証》和《神祇志料》是Shitorino(シトリノ),《伯耆民谈记日语伯耆民諺記》是Shitori(しとり),《神社核录日语神社覈録》则是志图利。此外,根据《伯耆民谈记》和《伯耆志》记载,神社也称为一宫大明神,《神祇志料》则称为倭文大明神,当地一般称为“一宮いちのみやさん[10]

历史

神社创建时期虽然不明,不过根据《伯耆民谈记》记载,神社在上古时期从出云国神门郡迁座日语遷宮而来。文献上最早见于大同3年(808年)的《大同类聚方日语大同類聚方》,神阶日语神階方面根据《日本文德天皇实录》记载,神社在齐衡3年8月5日(856年9月7日)日语叙位从五位[注 2]天庆3年9月4日(940年10月7日)根据《日本纪略》记载,神社从从三位升至正三位承历4年6月10日(1080年6月29日),根据《朝野群载日语朝野群載》记载,神社被处以中祓[11]

平治元年9月29日(1159年11月10日),根据收录于《安乐寿院古文书》的《太政官牒日语太政官牒日语案文》(平安遗文日语平安遺文3029号)记载,神社作为安乐寿院日语安楽寿院内新御塔末社,却遭到官使和国使等人擅闯以及被征收国役日语国役,不过在美福门院控诉下被叫停,神社变成安乐寿院新御塔领。根据收录于《永万文书》,永万元年(1165年)6月的《神祇官诸社年贡注文日语注文》(平安遗文3358号)记载,神社的年贡日语年貢日语100张。不过,根据收录于《安乐寿院古文书》的《安乐寿院领诸庄园所济注文案》记载,神社在文治4年(1188年)之后,遭到国衙日语国衙妨碍而无法缴纳年贡,安乐寿院的领地也被转移至河内国田井庄代官日语代官[注 3][11][4]

嘉元4年6月12日(1306年7月23日),根据《昭庆门院日语憙子内親王领目录案》(镰仓遗文日语鎌倉遺文22661号)记载,神社是安乐寿院的女院厅分日语庁分之一,而且根据《玉叶养和元年8月8日(1181年9月18日)条记载,八条院曾经派遣使者与知行国日语知行国九条兼实会面,希望能够免去神社加纳田的赋税,并且在同年8月11日(9月21日)获发厅宣日语国司庁宣免除。正嘉2年(1258年)11月,根据《东乡庄下地中分绘图日语東郷荘下地中分絵図》记载,神社的领地分别涵盖位于其东北面的那志多[注 4]、西岸的长江以及北边面向日本海的宇野。古时社领日语寺社領达1,000,有80多座末社,不过在大永年间(1521年至1528年)遭到战火波及,不但社殿被焚毁,社领也遭没收[11][4][8]

天文23年(1554年),社殿获尼子晴久重建以及寄进70石领地,其后虽然又再度荒废,但是在元龟元年(1570年)6月再由南条宗胜日语南条宗勝重建。天正年间(1573年至1592年),吉川元长进驻神社与羽柴秀吉对峙,期间感受到神威而奉币日语奉幣至神社。羽衣石城日语羽衣石城城主南条元续日语南条元続则有感神社荒废不堪而开始著手重建,不但整理社领,又寄进土地,并且委派居住于长和田村的贝屋勘右卫门和青木三右卫门担任代官日语代官[注 5]庆长5年(1600年),社殿再次毁于火灾,宽永初期重建,宽永10年(1633年)11月则获鸟取藩寄进4石92为社领。元禄7年(1694年),根据《伯阳六社道之记》记载,竹内自安到访神社,当时社殿已经荒废,但是仍悬挂“正壱位伯州壱宫大明神”的敕额宝永2年(1705年),本殿完工,同年获藩主池田氏奉纳日语奉納白银10枚。宽保3年(1743年),神社在藩主结婚时奉命祈祷。其后,神社严重受损,最终依从往例在伯耆国内收集物资,在文化15年(1818年)完成重建[8][11]

社格

神社的社格式内小社伯耆国一宫国币小社别表神社[2]。根据《延喜式神名帐》记载,神社是伯耆国6座式内社以及河村郡两座式内社之一,排在首位[13]。一宫方面,铭文日语金石文康和5年10月3日(1103年11月4日)的经筒日语経筒在1915年12月10日于神社境内出土,记载有“伯耆国河村东乡御坐一宫大明神”(平安遗文金石文163号),《中世诸国一宫制的基础研究》主张这是神社作为一宫在文献上首次有记载[4]。根据《式内社调查报告》的说法,以神阶叙位以及神祇官谨奏顺序,在贞观9年(867年)之前的伯耆国一宫是波波伎神社日语波波伎神社,倭文神社在承历4年(1080年)才确立其一宫的地位[10]。神社一宫的描述也见于平治元年9月29日的《太政官牒案》以及正嘉2年(1258年)11月的《东乡庄下地中分绘图》。神社也藏有写有“正壱位伯州壱宫大明神”的敕额[11]

近代社格制度实施后,神社在明治5年(1872年)列为县社,与神社同名,位于久米郡倭文神社则在明治4年(1871年)列为乡社,由于当时仍然无法完全判断哪一座神社才是一宫,反而让二宫大神山神社捷足先登,在明治4年便列为国币小社。1907年2月3日,河村郡的倭文神社获指定为神馔币帛料供进社。1915年12月10日,由于河村郡的倭文神社出土了刻有“伯耆国河村东乡御坐一宫大明神”的经筒,一宫争论也迎刃而解,河村郡的倭文神社也在1939年11月1日升为国币小社,久米郡的倭文神社则被视为三宫[10][4][9]。1948年9月30日,神社本厅制定“干部和职员去留相关规定”(役職員進退に関する規程,《规程第15号》),神社列于其中第五条提到的“记载于别表的神社”(別表に掲げる神社)之内,即别表神社[14]

祭神

神社的主祭神是建叶槌命配神日语祭神下照姬命事代主命建御名方命少彦名命天稚彦命味耜高彦根命[6]。不过根据《大同类聚方》记载,当时神社的祭神是下照姬命,《一宫巡诣记》、《伯耆民谈记》和《神社核录》均采用同样说法,《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则指神社的祭神是下照姬命、事代主命、建御名方命、少彦名命、天稚彦命和味耜高彦根命,唯独没有提及建叶槌命。下照姬命在当地有很多传说,在宇野有称为石船或腰挂岩的岩石,在那里也有称为下照姬的化妆水的泉水,加上下照姬命的随从定居于宫内,所以宫内不少人均相信自己是其后裔。相对地,却完全没有关于建叶槌命的传说。因此,有说法认为神社当初同时以建叶槌命和下照姬命为祭神,在有新的纺织技术传入下,也就没有祭祀建叶槌命的必要[10][15]

建叶槌命(又称天羽槌雄神、天羽雷命)的祭神说法源于其为倭文日语倭文氏的祖神,根据《日本书纪》神代下天孙降临正文的注释记载有“故加遣倭文神。建叶槌命者则服。”,《先代旧事本纪》卷二神祇本纪也有提及“复令倭文造神天羽槌雄神织文布者。”,《延喜式》神名式上大和国葛下郡则是“葛木倭文坐天羽雷命神社”,也就是说建叶槌命相当于倭文神。《特选神名牒日语特選神名牒》、《神祇志料》、《神名帐考证》和《神祗宝典》均同样视建叶槌命为祭神。1925年8月27日,根据《神社明细帐》记载,神社获准重新供奉建叶槌命,最终建叶槌命在1928年11月20日取代下照姬命成为神社的主祭神,下照姬命则退居配神[10]

神社信仰上以安产为主,根据神社说法,下照姬命在死去为止也一直致力于指导安产[6]。另外,参道途中有一岩石称为安产岩,源于祈求安产的妇人在满愿日语満願当日回家经过此岩石时顺产而来,《伯耆民谈记》也指当地妇人就算临月,也不用围上腹卷日语腹巻き。社殿后方也曾经长有一棵称为“乳神さん神木,其树龄达600年,由于被认为有改善母乳分泌的效果,因此也有不少人前往参拜,不过在1978年10月时毁于强风。此外作为禁忌,神社不会以绿雉神馔日语神饌,推测是源于天稚彦命的传说,以前甚至视所有鸟类为禁忌,氏子也不吃鸟类,根据《伯耆民谈记》记载,如果吃了的话,脑部马上会发病,也禁止养鸡。不过,氏子之间却口耳相传在元旦时神社的后山会有鸡鸣[15]

境内

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记载,神社境内面积达1896(约6267.77平方米)[9],《鸟取县神社志》主张是3915坪(约12942.15平方米)[8],《神社名鉴》和《式内社调查报告》均称是4504坪(约14889.26平方米)[10]。本殿建于文化15年(1818年),占地6坪(约19.83平方米),为流造,通殿占地4坪4日语1日语(约14.58平方米),祝词舍占地5坪(约16.53平方米),拜殿占地26坪2合5勺(约86.78平方米),神馔所占地6坪2合5勺(约20.66平方米),随神日语随身门占地11坪1合(约36.69平方米),手水舍占地2坪4合4勺(约8.07平方米),社务所占地33坪(约109.09平方米),宝库占地12坪(约39.67平方米),制札所占地3合(约0.99平方米),透塀日语则长24(约43.64米)[10]。另外,境内原本也建有休憩所和神舆库,前者1976年8月27日被拆毁,后者则1955年遭人纵火而焚毁。此外,神社在明治维新时曾经有摄社早稻田社、藤津社、长江社、北野社、宇野社和宇谷社[8]

祭事

神社的祭事祈年祭日语祈年祭(3月上旬)、前夜祭(4月30日)、例祭日语例祭(又称一ノ宮さん,5月1日)、大祓日语大祓式(6月30日)和新尝祭日语新嘗祭(12月)。其中,前夜祭在晚上7点举行,首先在拜殿前方举行汤立日语湯立仪式,然后在拜殿举行前夜祭,参道两旁点燃庭燎,结束后在神社留宿。翌日上午10点举行例祭,由神社厅日语神社庁献币使日语幣帛诵读祭词,随后由四名小六女生氏子奉纳日语奉納浦安之舞日语浦安の舞。下午两点举行神幸式,由两座神舆在前,一大一小,大神舆由50名氏子负责,稚儿队列随后,一行人向距离神社约300米处的御旅所日语御旅所进发。到达御旅所后,以三方日语三方 (神道)献上神馔,神馔包括载于高杯日语神具的米饭、装于桶内的神酒日语神酒镜饼,接著是奉币日语奉幣和诵读祝词,然后由神职奉纳伯耆的传统的神乐,需时约二至三小时[16][15]

直至室町时代为止,神社均以土器来献上神馔,在东乡湖附近有专门制作神社用土器的地方,据传甚至曾有称为土师质土器日语かわらけ免的田地,推测为基于神社制作土器而来的免田日语免田。这些土器据说每次均是用完即弃,煮饭时则使用杵和臼来取火。在江户时代末期,神社在一年内举行九种祭事,正月元日祈求宝祚延长、治国平天下、国主安全以及诸民无难,神馔则垫于里白之上,其馀是山之神祭(正月9日)、播种日语苗代的神事(3月3日)、例祭(4月1日)、插秧的神事(5月5日)、七夕的神事(7月7日)、新尝的神事(8月1日)、秋祭(9月9日)和除夜越年的神事(12月31日)。此外,神幸式自吉川元长在天正年间驱逐社人后便没有举行,直至至延享2年(1745年)4月才重新举行,以前由宫内的氏子负责煮饭和载于高杯,鸟取藩家老在神幸祭期间也会派6名足轻,手持铁炮戒备。神幸式原本有六座神舆、载有米饭的高杯六个以及装有2合(约0.36公升)酒的酒桶,并且会巡游各氏子地区,不过在神舆库遭到纵火时,神舆也付之一炬[10][16]

文化财

神社境内的伯耆一宫经冢是日本国史迹,其出土文物则是日本国宝[6]。伯耆一宫经冢位于神门内侧的东北面一处高约40米的丘陵上,经冢直径16米,高1.6米,其内部中央处有一石椁,由含有斑晶安山岩制成,长1.2米,宽0.9米,高0.5米,铺满粗沙。1906年前后,自坪井正五郎日语坪井正五郎在伯耆实施调查和举行讲演后,当地卷起挖掘古坟的热潮,由于经冢附近有金鸡会在正月元旦早上啼叫的传说,加上当地从保安林改为民有林,数十名浅津村村民便在1915年12月25日开始挖掘,并且发现经冢。从经冢石椁内出土铜经筒一个、金铜观音菩萨立像一尊、铜造千手观音菩萨立像一尊、铜板线刻弥勒立像一尊、铜镜两面、桧扇残骸、短刀刀子日语刀子残骸、瑠璃玉、铜钱两枚以及漆器残骸[17][18][16]。1935年12月24日,伯耆一宫经冢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19]。1951年6月9日,伯耆一宫经冢的出土文物获指定为重要文化财,1953年3月31日上调为日本国宝[20]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